第(3/3)页 徐贞观眼神柔和,突然有些想见那小禁军了。 但看了看天色,只好作罢。 等海公公离开,徐贞观当即吩咐莫愁,通知下边,公布反贼已伏诛的消息。 同时,将此事反过来,作为匡扶社为恶的证据,昭告天下。 “奴婢领命。”莫愁说道。 徐贞观沉吟了下,又说道: “朕许久不曾去天师府,探望张天师了,明日你安排行程,朕过去一趟。” 女帝并非心血来潮,而是雨露均沾。 前些日子,盂兰盆节,她出席神龙寺的法会。 本就想着,抽空要去拜访一次天师府,探望张衍一这位也曾点拨过三皇女的“半师”是一方面。 更重要的,是释放一个信号。 任何一个组织的一把手,只要位置够高,最重要的工作,往往不是具体的决策,而是不停地出席各种活动,去见各种人。 古今中外,概莫如是。 正好,这次抓捕逆党,天师府出力不小,是个拜访的好时机。 “奴婢遵命。”莫愁道。 徐贞观又补了句: “通知赵都安,明日随朕一起去天师府。呵,带他见一见张天师真容,也算奖赏他立功。” 恩……她倒要问问,这小禁军和金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…… 莫愁张了张嘴,嫉妒令她质壁分离: “……是。” …… …… 当晚。 一个消息如旋风般,传遍了整个京城官场。 #逆党刺客已于傍晚伏诛!# 消息一出,好似一颗大石,狠狠砸入湖泊。 引得无数官吏关注。 “逆党真被抓住了?不必再担心被刺杀了?” “千真万确,诏衙马阎王亲率九大堂口出手,还有超过十位神官助战。” “哈哈,该死的逆贼,这叫天网恢恢,疏而不露!” “奇怪,如何找到的?不是说,那逆党极擅长伪装么?” “有小道消息,好似是那赵都安以身入局,钓鱼钓出来的,晌午在南城的一座酒楼……许多官兵都知道。” 得知刺客伏法,连日紧绷的恐怖氛围,顿时为之一松,无数官吏喜形于色。 一边咒骂逆党死得好,一边感慨,朝廷终归是厉害。 而等疑似赵都安将贼人钓出的消息传开时,许多官员沉默了。 想起这段日子,城中一些针对赵都安的风言风语,众人百感交集。 一名官吏在教坊司席上,将酒杯重重一放,吐气道: “赵都安虽是个小人,但起码,在这件事上,颇有担当。” 一个有能力,有担当的小人…… 这一句,道出不少官员的心声。 也许,大虞朝,有这样一个臣子,也不全是坏事。 …… 错字先更后改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