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他猜测,背后鼓动董三找自己麻烦的,就是“李党”这群读书人。 对方早“埋伏”在附近,只等他还击,就跳出来,却不想横生枝节。 如今见董大出场,只好临时换了个理由。 “不是……”董大就想解释,这事有点复杂…… 但周围早摩拳擦掌,蓄势待发的读书人们不给他机会,当即纷纷开口,斥责赵都安: “方才你拔剑动手,意欲做什么?真当神龙寺斋园,是可以撒野的地方?你置神龙寺于何在,你置后园诸公脸面何在?” “是谁指派你这样做的?你奉了谁人的命令?” “你还当众诬陷三公子……说他故意挑衅,实在令人不耻……” 群情激愤。 读书人厉害在嘴皮子上,这会以许翰林为首的读书人纷纷开口,怒斥赵贼。 赵都安一言不发,只是冷眼看他们。 “陈大儒来了!” 忽然,有人喊了声,只见远处有一名腐儒打扮的老人走来,似被这边吵闹声吸引。 正是翰林院大学士之一,陈正儒。 赵都安对这个名字不熟悉,第一次听到,还是董大不久前给他说过。 陈正儒走到近前,先皱起眉头,喝道: “住口!斋园内呼喝,成何体统,发生何事?” 许翰林“大喜过望”,忙道: “老师,你可来了……” 接着,他飞快将经过描述了一番,在他的讲述中,董三的恶行被轻轻代过,形容为“说了几句怪话”。 赵都安的行为,却被痛批。 仿佛十恶不赦。 “竟有此事,”陈正儒勃然大怒,抬眸看向赵都安,冷然道: “早听闻京中出了个能吏,今日一见,名不虚传。在中元祭神之日,这佛门清静斋戒之地妄动刀兵,只因些许言语,便欲杀人,更胆敢侮辱当朝太师,欺瞒董家公子…… 好一个能吏,好一个赵使君,老夫今日却是开了眼界,京中竟有你这等狂徒…… 先前听闻有人将你与韩半山相比,老夫还以为是个人物,如今看来,将你二人相提并论,才是辱没了韩粥,辱没了修文馆众青年学士,更辱没了太师威严。” 赵都安耷拉着眼皮: “说完了?” 陈正儒见他一副无所谓姿态,沉着脸: “孺子不可教,你有何话说?” 赵都安正要开口,终结这场闹剧。 忽然,人群之外,斋园入口方向,传来骚动,有人喊着“修文馆学士”的名号。 渐渐清晰。 人们才知,修文馆的学士们抵达了。 霎时间,许多围观看热闹的人们移开视线,伸长脖子,好奇打量这群新贵。 陈正儒,许翰林等人面露喜色,心说来得好,正好将事坐实。 他们不怕闹大,就怕闹不大。 “爷爷他们来了?” 董大脸色微变,一时也不知如何收场。 地上跪着的三公子悄悄爬起来,鬼鬼祟祟往外挪,今天的事闹的太大了,已超出他预想。 “韩半山!久仰久仰……” “郭解元,可还记得我?” “王公子……令尊近来可好?” 许多人攀附过去,笑脸相迎。 那边的热闹,与赵都安这边的剑拔弩张,形成鲜明对比。 而这时候,刚为新政收尾完成,前来赴会的一群修文馆学士也被这边聚拢的人群,吸引了注意力。 不禁好奇地走过来,想一探究竟。 陈正儒微微一笑,递给学生许翰林一个眼神,后者心领神会,堆笑主动上前: “半山兄……” 韩粥一头雾水走过来,看到大学士陈正儒,与同僚许翰林时,微微皱眉。 继而,视线落在了亭中某人身上,脸上顿时绽放亲切笑容。 径直迈步走来。 外人只以为,是韩粥与许翰林同袍情谊,不禁羡慕。 许翰林却有些诧异,他与韩粥关系只算一般,为何对方这般热情…… 然而下一秒,他就知道了原委。 只见韩粥径直与他擦肩而过,看都没看他一眼。 而是来到赵都安身前,拱手笑道: “赵学士,方才我等还猜你会在哪,却不想,进门便寻到了。” 第(3/3)页